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量:
2019年12月29日,随着“大观楼杯”首届国际水景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我院的竞赛作品从69所高校和329个学生组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1项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最受欢迎奖、入围50强5项,共计9项获奖荣誉。让我们大家来欣赏一下获奖作品和它们的构思创意吧。
金奖:126号作品《又·见》是在我院宋钰红教授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基于复写理论,从历史层、文化层、社会层、空间层、当代层、未来层对大观公园的场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做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在宏观上围绕大观楼的三个视廊区域进行设计,在中观和微观上借用了“万顷晴沙”、“明清昆明八景”、“四围香道”的意象,寓意再现大观长联中的景观意象。
《又·见》
银奖:(同时也为“最受欢迎奖”)53号作品《白鸥飞过水云间》是基于高原湖泊“人·鸥·水”健康互动的大观楼景观复兴,从云上楼、云上水和云上鸥的层面做出了连通水系、构建生态浮岛、雨水花园、增加人鸥互动等兼具科学和人性化的设计。 《白鸥飞过水云间》
铜奖:43号作品《风潮》以滇池水的“涟漪、浪潮”以及大观公园的“荷花”为形态,结合人体五种感官需求和海绵城市的理论,达到生态、心理、生理健康的生态体验场景。 《风潮》
铜奖:14号作品《为了那群红嘴鸥》以“自然教育和健康水景”为主题,尝试通过以滇池保护为主的自然教育实现公园风景、健康生活、人居理性协同多赢的大观公园景观提升设计。 《为了那群红嘴鸥》
入围前50强的共有5份作品:25号作品《春融水色·康养大观》结合地方特色与场地现状,打造满足不同人群康养需求的方案。
《春融水色·康养大观》
40号作品《鸥栖浅渚,荷畔汀兰–大观胜境》考虑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打造了多个生态共享的景观。 《鸥栖浅渚,荷畔汀兰–大观胜境》
47号作品《隰》题名取自“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在自然途径思维下的生态湿地设计。 《隰》
49号作品《肺·境之地》以“肺脏海绵体”喻其设计空间局部,是以水景作为主线展开功能与形态的表达。 《肺·境之地》
98号作品《桑榆暮年·宜养修身》是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大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 《桑榆暮年·宜养修身》
文字来源:柴柏龙 董轩维图片来源:各参赛队伍
图文编辑:和建琴
编辑审核:王铭舟
责任校对:谯正林